|
  • 外贸商圈
注册

突然发难!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对我国影响几何?

反补贴调查的重点是中国企业在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价格低,是否是享受了所谓巨额补贴的结果,欧盟委员会将有至多 13 个月的时间,来评估是否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于欧盟 10% 标准税率的关税。

  2023-09-14
据9月13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官网披露消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von der Leyen)在欧洲议会发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时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
 
欧盟委员会透露,反补贴调查必须在启动后的13个月内实施措施。临时措施必须在不迟于9个月内实施,如果法律允许,将在随后4个月内实施最终措施。

 

暴增204.7%,欧洲成国产汽车最大出口市场

 

欧盟的做法,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只能说该来的总归会来。早在今年 6 月,就有欧盟官员透露,贸易保护部门正在考虑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的 " 双反调查 "。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指出,这类调查可能为欧洲对中国汽车征收额外关税铺平道路,在欧盟内部一直充斥着 " 中国电动汽车威胁论 ",他们认为中国汽车以不公平的低价销售,打压了欧洲竞争对手。更广泛地说,这标志着欧洲在去全球化时代,从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集团转向建立贸易壁垒的又一步。

 

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整车出口金额46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其中,欧洲是国产汽车最大的出口市场,出口量为94.4万辆,同比增长204.7%,占出口总量的40.6%;出口额为2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2.8%,占出口总额的47.9%。

 

特别是9月5日,世界最大规模的车展之一慕尼黑车展拉开帷幕,中国参展商占据了半壁河山。《纽约时报》发表“中国的汽车正席卷全球”文章称,中国汽车行业的出口在短短三年内翻了两番,今年更是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一。今年到7月份为止,中国的汽车出口激增了86%。

 

此外,更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此前数月,法国政府及其工业界代表一直在施压,要求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展开调查。他们认为其电动汽车产品面临来自中国竞品的直接竞争,因此主张对他们所认为的“不公平竞争”采取更严格的限制。

 

不过,欧盟内部也仍存在分歧,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国德国以及欧盟行业官员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质疑此举会作茧自缚,伤及欧洲汽车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并害怕招致中国的对等反击。

 

此政策一旦实施,影响几何?

 

首先从调查本身来看,反补贴调查的重点是中国企业在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价格低,是否是享受了所谓巨额补贴的结果。

 

在欧洲,中国电动汽车确实拥有巨大的价格优势,Jato Dynamics 的研究表明,2022 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平均成本不到 3.2 万欧元,而欧洲品牌的平均成本高达 5.6 万欧元。

 

但是这种低价指的是中国品牌电动汽车与与欧洲品牌相比价格低,而不是低于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售价。

 

并且目前中国国内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已经取消了,中国品牌在欧洲享受的则是和其他国家汽车品牌一样的补贴。

 

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盟只是启动了调查,结果并不一定会导致最终出台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措施。

 

在反补贴调查期间,欧盟委员会将有至多 13 个月的时间,来评估是否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于欧盟 10% 标准税率的关税。

 

并且本身在欧盟内部这件事就有很大的争议性,德国与法国之间的意见就无法达成一致。

 

欧洲最大的汽车游说团体、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负责人西格丽德 · 德弗里斯此前公开呼吁,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所谓 " 威胁 " 应该采取一种更 " 平衡的方式 ",多关注 " 强有力的产业战略 ",以支持欧洲汽车制造商。

 

还有欧盟的贸易外交官员表示,没有人愿意和中国打一场针锋相对的贸易战,这有可能导致大众汽车破产。

 

正如德国汽车研究中心 ( CAR ) 主任费迪南德 · 杜登霍费尔教授所说,保护主义总是会以失败告终。

 

" 如果欧盟真的对中国企业采取行动,将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中国的新车市场每年超过 2000 万辆,为了阻止每年只有 75 万辆左右的中国出口的汽车,损失一个千万辆级别的市场,得不偿失。"

 

退一步讲,即便调查最终成立,对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影响也并不会太大,毕竟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到欧洲的总量并不大。

 

当然,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警示作用还是很大的,进军欧美发达汽车市场的难度,远比想象中大得多。

 

分享

*【中国B2B外贸金融第一平台】,数据源自艾媒咨询于2023年7月发布的《2023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