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厂活动合同连续第四个月增长
中国制造业的低迷表明今年开局疲软,并凸显出在其他传统增长引擎(尤其是房地产)仍然低迷的情况下,中国领导人试图加倍加大制造业力度来推动经济的局限性。
中国工厂活动连续第四个月持续萎缩,这是该国经济正在努力恢复动力的最新迹象,加大了政策制定者提振需求的压力。
中国制造业的低迷表明今年开局疲软,并凸显出在其他传统增长引擎(尤其是房地产)仍然低迷的情况下,中国领导人试图加倍加大制造业力度来推动经济的局限性。
在国内,不确定性限制了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在境外,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而红海的动荡则有可能扰乱中国出口商的贸易路线。
工厂活动低迷又增加了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的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包括房地产持续低迷、通货紧缩压力加深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
数据的发布为该国劳动力市场带来了令人沮丧的迹象。 照片: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中国决策者最近几天加大了力度,向银行体系注入更多流动性,限制遭受重创的股市卖空,并吸引更多外国投资。
经济学家表示,中国政府需要做出更深层次的改变,使经济更多地向国内消费倾斜,而不是传统的出口和政府主导的投资组合。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中国经济主管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在一份报告中向客户表示:“目前的刺激措施无法解决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这将继续拖累中期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表示,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从 12 月的 49 升至 1 月的 49.2。尽管该指标较上月略有改善,但该指数在过去 10 个月中连续第 9 个月低于 50,表明出现收缩。
汇丰银行(HSBC)经济学家艾琳·辛(Erin Xin)表示,一月份的数据表明“全球需求持续受到拖累”。她补充说,由于美国和其他地区的紧缩货币政策抑制了支出,海外商品需求可能会保持疲软。
如果说有一个亮点的话,那就是衡量生产的指数,该指数 1 月份升至四个月高位,部分原因是工厂在农历新年假期(从中旬开始)之前竞相完成订单。
另一方面,红海船只遇袭事件给中国出口商向欧洲销售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由于一些集装箱船改道、延误发货,运费上涨。
1 月份新订单分类指数从上月的 48.7 微升至 49,但仍连续第四个月收缩。
荷兰国际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林恩·宋表示:“在新订单等前瞻性指标恢复扩张之前,经济势头可能会保持不温不火。”
与此同时,涵盖建筑业和服务业的非制造业活动指标从 12 月的 50.4 微升至 50.7。建筑活动指数从 12 月份的 56.9 下降至 53.9,反映了中国持续的房地产困境。
跟踪服务活动的分类指数从 12 月的 49.3 升至 50.1,自 10 月以来首次小幅扩张。尽管如此,经济学家普遍预计,大约一年前中国取消疫情期间的所有限制措施后,服务业得到了提振,但对总体增长的推动作用将低于 2023 年。
周三发布的数据为该国劳动力市场带来了令人沮丧的迹象。制造业和非制造业调查的就业分类指数均低于 50 大关。在制造商中,该指数从 12 月的 47.9 降至 47.6,表明对更多工厂工人的兴趣不温不火。
中国经济去年增长了 5.2%,增速高于 2022 年,但仍是几十年来最弱的增长率之一(不包括疫情期间的麻烦年份)。经济学家普遍预计,北京将维持今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以动员地方政府增加经济活动。
与此同时,中国庞大的房地产市场多年来的低迷几乎没有减弱的迹象。
经济学家预计,北京将在未来几个月放松货币政策,包括降息,这可能会在短期内支撑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活动。但凯投宏观的埃文斯-普里查德表示,从长远来看,未能提振消费将限制经济前景。
他写道,复苏“基础仍然不稳固,一旦当前政策支持削减,就不太可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