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中:对公司来说,中国政策语义不是重点
“去风险,而不是脱钩”是西方对华政策的新流行语,这引起了北京方面对两者之间是否有区别的怀疑。对于夹在中间的企业来说,语义是无关紧要的。
“去风险,而不是脱钩”是西方对华政策的新流行语,这引起了北京方面对两者之间是否有区别的怀疑。对于夹在中间的企业来说,语义是无关紧要的。
近几天对十几位西方企业高管的采访显示,随着西方盟国与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一系列争议而加剧,从敏感技术到对俄罗斯和台湾的立场,在监管地雷不断扩散的情况下,有中国业务的公司正在担心应急计划和开展业务。
高管们说,这是否涉及完全分拆,取决于业务及其在中国的直接和间接敞口。
“在中国和美国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怀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前负责人、曾在大公司董事会任职的亨丽埃塔·福尔(Henrietta Fore)在一次女性企业董事会议的间隙说。“我得说,90%的ceo都在为如何正确规划而烦恼。”
一位熟悉中国的前美国外交官补充说:“一切都受到质疑。一切都在变化。每个人都在努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这位前外交官和其他高管,包括首席执行官和董事,要求匿名,以便能够自由地谈论中美关系。不用担心任何后果的关系。
上周,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Sequoia)表示,将把其在中国和印度的业务分拆为两个独立的公司,因为该公司认为,“运营一个分散的全球投资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是对话变得越来越紧迫的最新迹象。消息人士称,地缘政治是其中一个复杂因素。
对其他人来说,这很难做到。有些公司希望进入中国市场,抓住它带来的机会。对一些人来说,将供应链完全移出中国等替代方案成本高昂,而且不切实际。
因此,在红杉走分离路线的同时,其他许多大型企业高管近几周前往中国,与员工、客户和官员会面。摩根大通(JPMorgan)的杰米•戴蒙(Jamie Dimon)、花旗集团(Citigroup)的简•弗雷泽(Jane Fraser)和特斯拉(Tesla)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高管都参加了此次访华。
一位今年早些时候也访问过中国的金融服务公司首席执行长说,他去中国是为了支持那些不得不应对当前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同事,并向中国官员表明他的公司打算留在中国。与此同时,他试图保持低调,这是他不想在本专栏中被点名的部分原因。
当被问及如何应对紧张局势严重升级的情况时,比如台湾问题,他说他不知道是否有办法回答。他说,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它让你总是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小院子,高高的篱笆
华盛顿正在对敏感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并鼓励西方公司重新评估供应链。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正试图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并加大对企业的压力,采取了突袭咨询公司和颁布新的反间谍法等举措。上个月,中国政府禁止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商从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购买产品。
近几个月来,西方盟友的语气有所缓和,拒绝了切断与中国所有经济联系的想法,转而支持一种更微妙的方式,即不切断贸易,但保护敏感领域,如军事技术——即“小院子高围墙”的原则。
但中国已经对这种新方法持怀疑态度,新华社称去风险是“变相脱钩”,一位高级外交官在新声明中表示,如果“去风险意味着让中国摆脱全球工业和供应链,特别是在关键领域”,他们将反对。
降低风险的限制
企业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他们如何在遵守所有规则的同时继续赚钱,尤其是那些涉及国家安全的棘手规则,这些规则有时并没有完全阐明。
这位前外交官举例说,根据中国新的反间谍法,美国公司将不得不把竞争对手分析和地理空间信息等工作外包出去,因为在内部做这些工作可能太危险了。
这位前外交官表示,企业也在改造其IT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将中国业务与全球业务分开,以防止敏感数据流出中国。
但它们能够降低风险的程度是有限的。高管们表示,企业正在重新设计供应链,以建立冗余,避免单点故障,但它们的依赖程度如此之深,以至于它们无法完全撤出中国。
有时,他们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在其他国家建造新设施。高管们说,即使他们真的转移了一些生产,也往往成本更高,质量也不如以前好。
这家金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表示,人们对新政策的成本关注不够。他还担心,华盛顿和北京的言论正在释放出可能难以控制的力量,即使意图是保持平衡。
“这个世界在细微差别上做得不太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