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贸商圈
注册

穿越周期看跨境:亚马逊还能做多久?

到了年末,很多跨境群都是一片哀嚎,不少媒体也是唱衰居多。但是也有不少卖家跟我们悄悄说:“都说今年大环境不好,其实我们的销售额增长了”他们心里清楚我们不会嫉妒他们,因此也就能听到更多实话。

  2023-11-16
到了年末,很多跨境群都是一片哀嚎,不少媒体也是唱衰居多。但是也有不少卖家跟我们悄悄说:“都说今年大环境不好,其实我们的销售额增长了”他们心里清楚我们不会嫉妒他们,因此也就能听到更多实话。     到了年终的重要节点,我们请做了12年的跨境大卖Alice,跟大家说说亚马逊的过去和未来,给大家更多坚定的方向。

大家好,我是Alice。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来到了我做跨境的第12年。很多人问我,跨境的黄金时代已经过了吗?恰恰相反,跨境还有下一个黄金时代,只是那个时候,你是否还在场上?得出这个结论,我们需要穿越周期来看规律。

 

跨境的早期,比如2012年,亚马逊还处于缺产品时代,只有电子产品和衣服类流量大。

 

这两个品类的玩法简单粗暴,第一种玩法是搬运上架,运营就是一个翻译机器,把阿里巴巴和淘宝上的产品大量搬运到亚马逊上,买家购买了,运营再去原链接上采购产品。买家因为缺产品,容忍度极大,动辄30天的运送时间完全接受。 

  

第二种玩法是跟卖,直接去找各大榜单的BSR,挂一个比原链接便宜的价格,抢到购物车就抢到了出单权,一个BSR一晚上就是成百上千单。这个时期有些“聪明人”开始钻这个漏洞,用劣质产品替代,到最后甚至直接填个快递单号,货都不发,钱一到手就换店跑路。亚马逊在这个时期,既不能得罪买家,也不敢得罪卖家,只好默默掏腰包承担所有损失,这一动作获得了人心,Prime会员急速增长,大家的购买力从电子产品,衣服扩大到了家居等其他品类。   

 

2016年,来到了转折点,亚马逊开始推Brand 1.0版本,也就是初步的品牌概念,这个概念的初衷并不是亚马逊希望你建立品牌,而是为了杜绝假冒伪劣和跟卖乱象,也是在这个节点,亚马逊开始了押款行为,14天的付款周期不再是全额支付,而是押一部分,付一部分。

 

对于品牌的开设,是亚马逊的一步好棋,像是一堵墙,把亚马逊和Ebay等其他平台区别开来,品质提升了一大截。这个步骤,也是在各个品类产品丰富的情况下做出的重大调整,从有这个产品,到高品质产品的转变。

 

在这个阶段的策略,开始向真正的运营倾斜,如何拿到优质流量成了这个阶段的研究主题。同时也是刷单派大行其道的年代。产品没有流量:刷!出单少:刷!产品上线:刷!遇到任何问题都能用刷解决。

 

而我们自己走的是另外一条看似更难走的路:精细化运营,品牌利润路线。一个类目创建20个左右品牌,从Top100开始包围BSR,通过广告投放,关键词,类目流量细致化运营取得优质流量。这条路显然比刷单派效率低,但是稳定且持续。没有动不动关店的不安全感,而是花更多精力在流量本身上。    

 

2019-2020年,刷单派被大量封杀,亚马逊进入疯狂的封号潮,甚至品牌连坐。这阶段连知名铺货大卖也难逃封号。因为疫情的原因,线下购物被线上代替,质优且有群众基础的亚马逊自然是最大的赢家,一度股价飙升至3700美金,巨大的流量加持,加上对刷单账号的封杀,品牌卖家赢来了现象级增长。夸张到什么地步,可以说有货就是王,货不够了,增加售价,但是耐不住买家的热情,依旧疯狂购买。在有货就给你买光的时代,物流也成了香饽饽,物流老板们开始选客户,新客户不接,货量不稳定不接。运费水涨船高,成倍数增长的运费也阻挡不了大家发货的热情。也是这一年,涌入了大量亚马逊卖家,淘宝天猫的,工厂老板,连银行人员都在开店。

 

时间来到2021年,疫情常态化,亚马逊流量进入稳定阶段,潮水褪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为了赚一波快钱涌入的卖家,开始批量撤退,2022-今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大量赚快钱的卖家退场,铺货卖家难以生存,反而做垂直类目,精品的卖家进入到稳定增长期,这类卖家,也就是我们文章开头说的增长30%的人。跨境老板们开始补课,被风口大量带起来的增长,遮盖了管理的问题,补上短板的卖家,迎来了稳定增幅阶段。

 

没有了2020-2021年的风口增长,今年进入到凭实力增长阶段,反而更加踏实,不用担心风口下的增长什么时候到头,靠企业内部,产品力推广力踏实的完成每个月的目标,以亚马逊为核心,根据产品拓展多平台的销售,成为了跨境的主流。 

 

未来的跨境增长,从单一的贸易商到工厂,贸易商的集合路线,产品和营销绑定更为紧密的卖家会更容易抓住机遇;品类垂直卖家会越过越好,利润空间给予了护城河设置的基础;产品差异化成为主流,独家专利性产品也会被各平台争抢;越来越多的跨境人会在当地设置办公室,效率更高,也更贴合了解消费者,本土化的卖家会迎来更好发展! 

 

 

分享

*【中国B2B外贸金融第一平台】,数据源自艾媒咨询于2023年7月发布的《2023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