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一度跌破7.36
9月8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接连跌破7.35和7.36关口,盘中最低跌至7.3617,创下去年11月初的新低。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去年11月创下的15年低点7.3280,最低探至7.3478,创2007年12月以来新低。
同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在岸人民币报1美元兑人民币7.3279元,较前一天官方收盘价7.3084元跌195点,跌幅0.27%。
离岸和在岸的人民币美元汇率出现如此大的价差,也是非常罕见的。
证券时报头版以《多一点信心 从容看待人民币汇率波动》为题进行了报道。文中提到,“金融市场是一个对边际变化趋势异常敏感的价格有效发现之地,在美元指数短期内仍有望保持强势的压制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许难出现明显反弹回升,甚至个别时点还会再现间歇性贬值脉冲,但凭借着经济基本面逐步修复的对冲,可以对人民币汇率多一点信心和从容。”
国内媒体金融界则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7.36关口,日内跌近200点,券商:央行工具储备丰富,判断7.5是界》为题,预测人民币美元汇率的下一个整数关是7.5。
文章分析称,降息后短期汇率波动弹性可能渐进打开,但关键整数位或存在反复拉扯降低投机盘的历史规律,整体汇率走势可控,因此弹性空间具体多大,重点是观察政策的意图和力度,判断7.5是界。
文章还引用中信证券的观点表示,央行在汇率方面的工具储备相对丰富,随着政策加强与预期扭转,未来人民币进一步走弱的概率不大,但短期人民币仍然面临内外压力。
上海证券报也在9月8日关注了人民币美元汇率波动问题。
该报指出,9月8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承压下挫,双双创下2010年6月汇改以来的新低。截至11时3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低触及7.3478,日内贬值逾0.2%;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低下探至7.36关口下方,日内贬值超200点。近期,离岸人民币汇率围绕7.35关口反复拉扯,调整压力加大,这背后一边是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带来的被动贬值,另一边是国内稳增长政策效应仍待显现。
此外,9月8日A股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截至午间收盘,沪指下跌0.43%,深证成指下跌0.69%,创业板指下跌0.72%。两市半天成交金额萎缩明显,不足4100亿元。
9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601亿美元,较7月末下降442亿美元,降幅为1.38%。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8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全球消息面上,美国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隔夜表示,通胀已从去年夏天的峰值回落,但现在宣布通胀正持续回到美联储 2%的目标水平还为时过早。因此,她预计美联储将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限制性水平。
她还表示:“虽然我们可能接近、甚至处于政策利率的峰值,但根据即将公布的数据,进一步收紧政策可能是有理由的。”
所以,人民币汇率承受的外部压力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梁煊表示,经济基本面疲弱、中美利差倒挂、境内市场供需等因素是人民币暂时承压的主要原因......若人民币汇率再出现单边贬值预期,政策部门或将动用更多“稳汇率”政策工具,稳定人民币汇率。
目前,比较乐观的预测是,从长期来看,美国经济下行和经济指标回落会使美联储考虑结束加息周期,而我国稳经济政策的红利将在四季度逐渐释放,此消彼长之下,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年底实现小幅回升。
亚洲货币保卫战再度打响?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汇率下跌,越来越多亚洲国家再也坐不住了。
9月6日,日本负责国际事务的副财务大臣神田真人表示,日元外汇市场出现了投机性波动,如果这些举动继续下去,日本政府将在不排除任何选择的情况下妥善处理。
两天后,日本政府官员铃木俊一表示,不排除对过度的汇率波动采取任何行动。
与此同时,菲律宾与泰国央行都纷纷警告称,可能会采取外汇干预行动以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新兴市场货币策略主管Alvin T. Tan表示:当前美元指数大幅回升的直接影响,是多数亚洲国家央行不大敢再放松货币政策,避免本国货币进一步贬值。
本月以来,印度尼西亚、韩国与菲律宾央行均维持利率不变,但他们都没有暗示即将放宽货币政策。
印尼央行行长Perry Warjiyo指出,所有国家都在经历货币贬值,现在重点是通过干预以稳定汇率。
即便是有些亚洲国家继续推进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也纷纷采取其他措施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9月初,中国央行决定调降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普遍认为此举是未雨绸缪——即缓解中美货币政策持续分化所带来的人民币汇率超调风险。
前述国内私募基金宏观经济学家向记者分析说,尽管近期亚洲货币保卫战呼声再度响起,但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严峻。
究其原因,一是美联储加息周期仍接近尾声,令美元指数继续上涨的空间受到限制,二是沙特俄罗斯意外决定延长自愿减产时间举措能否令油价趋涨,仍需进一步观察;三是亚洲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仍处于全球前列,给亚洲货币汇率企稳奠定良好的基本面基础。
“当前亚洲外贸型货币汇率普跌,更像是一种短期外汇交易行为,未必会影响亚洲货币中长期升值趋势。因为就中长期而言,决定一个货币汇率涨跌的最重要因素,仍是这个国家经济基本面能否持续稳健增长。”他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