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区TikTok做不起来的几点猜想
任何电商平台能做起来,都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关于美区TikTok做不起来的几点猜想。
Tiktok美区,一直是全村的希望。
背靠着全球购买力最强大的消费市场,加上抖音电商的成功经验,让无数人都对TikTok在美国市场的发展赋予众望。
可惜的是,直到今天,大家好像还是看不到TikTok美区起飞的影子 。
在我看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要想把一个电商生态做起来,仍然逃不开人货场这三个决定性的因素:
1.人
TikTok不缺流量,但缺交易流量。
用大白话说,TikTok还是没有建立起在平台上购物的用户心智。
亚马逊是搜索电商的绝对霸主,而Ins长期经营的时尚+生活方式的社区又使得它超强种草能力的基本盘还在。
虽然这两年也有很多TikTok made Me Buy It的爆款短视频,但从整体的用户行为习惯来说,从娱乐平台起家的TikTok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货
对于像字节这种头部互联网企业来说,其实货不会是什么问题。
很多时候,流量是可以绑架供应链的。
加上准备上线的全托管模式,我倒是不觉得产品会成为TikTok电商的什么短板。
只不过,因为用户心智的原因,TikTok必须要先把大部分资源倾斜给一些更符合自己平台调性的品类,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吃成一个电商巨头。
3.场
没有电商闭环一直是TikTok被人吐槽的点。
但其实大家更容易忽略的是电商平台作为交易场的另外两个基础设施:支付和物流。
我这里说的支付可不是信用问题哦,而是平台数据保护。
你永远相信不到个人信息安全对于欧美人有多么重要。
至于物流,不说赶上亚马逊吧,但履约服务确实会成为影响大家是否把一个平台当做买买买的购物空间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物流偏偏又是一个商业模式极重并且需要长期投资的基础设施。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人货场都很重要,但又互相交织互相影响。
任何电商平台能做起来,都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不管是这个公司是否有电商基因的内因,还是经济大环境和新技术迭代的外因,任何一个变量都可能最终决定一个平台的天花板到底在哪。
再加上全球政治和逆全球化的大环境,
我只能说,希望TikTok在美国好运。
来源:圣总聊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