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贸商圈
注册

波兰电商市场潜力爆发,中国跨境卖家抓住黄金机遇!

波兰海外市场崭露头角,跨境卖家如何抓住风口,顺势而为?

作为欧洲的第五人口大国,波兰人口总数约3800万,平均年龄42.5岁,人均GDP1.8万美元。作为欧盟地区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波兰的互联网普及率高达87.0%,大约有3286万互联网用户,为波兰的电商和社媒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疫情以来,波兰的消费者慢慢从线下转到了线上,波兰人大部分没有存钱的习惯,但是购物需求却很旺盛,同时波兰也是欧洲最大的电商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截止到2023年,80%的波兰消费者会在购物时选择线上购物,他们在本土电商买买买的同时,也非常热衷于跨境购。

根据Strategy&Polska发布的报告《2018-2027年波兰电商市场发展前景》,2020年波兰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近120亿美元,预计在2021-2025年,波兰的电子商务收入将以7.28%的年增长率增长,未来5年内,市场规模将达到180亿美元。

旺盛的消费需求以及超高的电商市场增长率让波兰成为新兴的电商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存在,越来越多的电商卖家选择加入波兰这片蓝海市场。

除了人们熟知的亚马逊和eBay,在波兰,Allegro也是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本地电商平台之一,跻身全球访问量最高的十大电子商务平台之列,80%波兰本地网民在使用,它在波兰的地位和中国的淘宝不相上下。Similar web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Allegro的月访问量已经突破2个亿,活跃用户达到2200万,超过波兰市场的亚马逊等多数平台。

2023年8月波兰访问量最大的电子商务和购物网站是Allegro ,其次是olx.pl,他们是波兰电子商务和购物网站的领导者。

Olx是波兰最大的广告网站,有40%的波兰消费者会在上面购物。它允许卖家发布有关销售的各种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广告。olx.pl 提供以下类别的免费本地广告:时尚、动物、儿童、体育和爱好、音乐和教育、服务和公司。客户可以在上面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广告并轻松联系广告商,且无需创建帐户。支付方式支持Visa、MasterCard或任何信用卡、借记卡。

除此之外,有相当多的波兰人喜欢使用电商平台了解某件商品的更多信息,这一比例高达42%。使用电商平台了解品牌网站的人占34%,其中25%的消费者则通过Youtube寻找产品信息,通过Facebook、Instagram或TikTok搜索产品信息的人占24%。

波兰地处欧洲大陆中心,拥有便利的交通网络和发达的物流基础设施,这使得波兰成为了一个理想的海外仓储电商物流中转站,因此,不只是完善的电商平台,波兰的物流系统也达到了非常成熟的水平。波兰到中国的物流可以通过:航空货运(5-10天)、海运(30-60天)、铁路运输(10-20天)、公路运输(10-20天)、快递服务(5-10天)。

波兰目前的标准税率是23%,适用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包括在线销售的商品和服务。不过像食品、医疗产品、书籍和报纸适用8%的降低税率。相比之下,药品、医疗设备和盲文图书等物品适用5%的降低税率。

波兰的增值税申报和缴纳截止日期取决于企业规模和增值税的申报周期。对于月度增值税申报,截止日期是次月的25日;对于季度增值税申报,截止日期是报告期后第二个月的25日。然而,如果每月的25日是周末或公共假日,截止日期将延至下一个工作日。在波兰延迟申报和缴纳增值税可能会导致罚款和利息费用,因此确保按时履行申报和缴纳义务以避免额外费用非常关键。

波兰早期线上消费者超半数为女性,不过随着电商的发展,男性消费者的比例也在快速增长,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这一比例将会很快持平。在消费者年龄分布方面,波兰与其他大多数电商市场一样,主要集中在25岁到49岁。当然老年消费者的比例也在持续上升,银发经济实际上是全球消费市场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不过老年消费者在购物频率上,会远低于年轻消费者。

按照类别划分,波兰电商市场最畅销的分类是时尚,占比高达45%,其次是电子产品、玩具&DIY、家居家具、食品等等。波兰的年轻人会更倾向于在外国网站上购物,尤其是中国的产品,在波兰有53%的跨境网购产品来自中国。波兰人在电商平台最常购买的品类为服装、鞋类、化妆品、书籍、电子产品。

波兰和多数中东欧国家一样,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近年来,波兰电子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稳定趋势,波兰买家对电脑配件的需求量大且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很严格,而来自中国的电脑配件恰好能够满足波兰买家的需求,因此,中国一直位居波兰市场进口电子消费品第一大来源国的位置。

波兰在后疫情时代下崭露头角,相信在不远的未来的跨境电商大潮中,波兰这个人多、不卷、实力雄厚的跨境电商市场无疑是一个新的风口,这也将是中国卖家的一个新的选择。

分享

*【中国B2B外贸金融第一平台】,数据源自艾媒咨询于2023年7月发布的《2023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