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贸商圈
注册

美债违约问题暂解,但更多危机在路上!穆迪:新法案效果不大

从中长期看,美国经济甚至全球金融市场后续还将持续受到影响,风险仍难以被忽视。

  2023-06-07

6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这一法案暂缓债务上限生效至2025年年初,并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开支进行限制。尽管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暂时“告一段落”,但从中长期看,美国经济甚至全球金融市场后续还将持续受到影响,风险仍难以被忽视。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 ‘s Investors Service)周一表示,美国立法者最近达成的暂停国家法定债务上限的协议,将对美国的信用状况产生“较低”影响。穆迪高级信用官William Foster与几位同事在一份最新报告中表示,这一结果与穆迪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稳定展望“一致”。

 

这也符合该信用评估机构自3月份以来的基本预期,即协议最终将在出现违约风险之前实施,“尽管政治环境两极分化且充满争议”。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上周末签署了《2023年财政责任法案》,以避免美国政府可能出现的违约,以及因此对全球经济和市场产生的灾难性影响。数月来,在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存在严重分歧之际,违约的阴霾一直笼罩着美国政府。

 

这项《2023年财政责任法案》规定,暂缓债务上限生效至2025年初,并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联邦政府开支作出限制。该法案还规定了收回部分未支配的预算拨款、对某些联邦福利项目实施更严格限制等内容。

 

这已是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第103次调整债务上限。穆迪写道,包括暂停债务上限在内的立法协议“不会改变我们对美国主权信用状况的评估,因为该法案对联邦政府的财政状况、机构和治理实力以及整体经济的影响有限”。

 

然而,分析师们确实指出,“从中期来看,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和不断下降的债务负担能力将日益拖累该国的财政实力,并成为该国AAA评级和稳定前景的主要信用挑战。”

 

穆迪表示,暂停债务上限和削减支出的法案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将是有限的,但会对某些行业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该机构还表示,其对美国机构和治理实力的评估已经反映出政治两极分化带来的风险,包括财政政策制定逊于其他国家。

 

英媒:美国财政之路仍然令人担忧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6月1日发表文章称,美国的债务上限僵局只是短暂性地结束,完全无助于解决美国缺乏财政责任的主要根源问题,美国的财政之路仍然令人担忧。

 

文章指出,暂缓债务上限的法案到2025年年初到期之后,围绕美国债务上限的新一轮“闹剧”将重新上演。

 

数月来,美国两党围绕债务上限问题“极限拉扯”,在临近违约日期的时刻才达成妥协,降低了外界对美国财政治理方面的信心。国际评级机构惠誉2日表示,将继续维持美国的“AAA” 信用评级于负面观察状态。

 

债务上限僵局暂缓 市场流动性恐受威胁

 

美国债务上限僵局的暂时解决,可能还将带来另一个问题——流动性危机。

 

美国彭博社报道称,随着债务上限协议签署成为法律,美国财政部将推出一波“新债海啸”,以迅速充实国库,而这将再次消耗日益减少的流动性。据华尔街一些人士估计,在暂停债务上限后,美国财政部将疯狂举债,到第三季度末,新举债规模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

 

报道指出,目前银行对美国国债的兴趣有限。而“非银行买家”预计将通过取出银行存款来购买国债,这将加剧银行存款外流,破坏金融体系的稳定。

 

“债务上限凸显美国扭曲的优先事项”

 

美债违约的警报虽在短期内解除,但是美国政府多年“寅吃卯粮”累积的债务危机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两党政客为了迎合军工复合体的利益而不断增加国防预算和战争投入。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近日发表文章《债务上限协议凸显美国扭曲的优先事项》。文章指出,在军费开支上,两党似乎能够更容易达成协议。美国在军费开支方面完全缺乏自我约束。自2015年以来,美国军费开支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债务上限问题凸显了美国制度本身日益明显的失灵和衰败。

 

长期以来,依仗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国债得以主导全球债券市场,成为所谓“避险资产”。美国以美国国债裹挟全球,罔顾全球利益。《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指出,美国两党制造的荒诞闹剧严重冲击美国信誉。这样的闹剧反复上演,使美国债务问题导致金融系统崩溃的可能性增大,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分享

*【中国B2B外贸金融第一平台】,数据源自艾媒咨询于2023年7月发布的《2023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研究报告》